從無力到恢復:腦中風後的手部復健之路

從無力到恢復:腦中風後的手部復健之路

腦中風後,約有八成患者會經歷手部動作障礙,這些障礙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由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針對個別情況制定不同的復健策略來訓練手部功能。

腦中風後的手部復健原則

腦中風患者偏癱患側手的的動作訓練計畫,會依照個案能力有所不同,而本篇會介紹中風後從癱軟、不受控制、僵硬,逐漸恢復各階段復建原則重點,如希望參考動作示範可參考:

腦中風後遺症有很多,除了本身動作障礙以外,其他症狀如認知、理解、感覺、意識、情緒動機等因素都會影響復健成效,本篇著重於動作訓練,其他相關議題考參考其他文章:

在過去,瑞典的物理治療師發展了一套稱為布朗斯狀分期的評估系統,以幫助醫療人員了解中風後患者的動作恢復情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對此系統進行介紹。然而,這個恢復階段並非完全線性。布朗斯狀分期主要是根據腦中風後肌肉張力的影響程度來分期,但患者的動作恢復並不一定會完全按照這些階段進行。

剛中風的患者可能不會從第一階段開始,也可能不會按順序經歷每一個階段,甚至可能在某一階段停滯不前。因此,臨床上已經較少使用布朗斯狀分期來表示個案的進步狀況。儘管如此,對每個階段的深入了解仍然有助於我們理解目前需要加強哪一種訓練。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一階段 – 軟弱無力

在腦中風的初期階段,中風患者可能會經歷肢體的軟弱無力,尤其是在嚴重腦損傷或中風後。這一階段在輕微或中度中風的患者中較少見。在這個時期,患者通常無法進行自主或主動運動,受影響的手腳可能顯得特別軟弱。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關注三個主要事項:被動關節活動、擺位策略、神經訓練。

被動關節活動

被動關節活動指的是當患者無法主動移動時,需要他人協助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和伸展。這對於神經可塑性的促進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希望大腦能夠開始重建從大腦到身體的神經連接,也就是神經可塑性

這種刺激輸入是必要的,這也是為什麼伸展和被動關節活動如此關鍵,或者透過機械輔助也能夠提供大量的肢體活動刺激。透過他人協助移動和伸展患側手部,不僅可以啟動恢復過程,還能預防肌肉或肌腱的縮短,這可能會導致攣縮——肌肉的永久性縮短,這會極大限制運動能力。

擺位

我們需考慮的是擺位策略。保持受影響肢體的正確擺位對於避免受傷至關重要,同時也有助於預防患側肩膀脫位。更多關於肩膀脫位的照護資訊,可以參考肩膀脫位文章。

特別要注意,我們應避免使用傳統吊帶將手臂固定,而應該尋求適當的支撐,無論是使用枕頭(當仰躺或側躺時)或在坐著時讓手臂在桌子上得到支撐。

神經訓練

此時雖然患側沒有主動動作,但神經訓練已經可以開始進行,透過心像練習鏡像練習,在實證上都能夠有效地增加大腦神經的連結幫助日後的復健效果。

布朗斯狀第一階段推薦練習:關節活動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二階段 – 痙攣發展

在腦中風復健的第二階段,患者可能會發現肌肉張力增強,尤其是在快速移動肢體時。這種肌肉張力提高緊繃的現象也稱為痙攣,它通常由兩個因素引起:一是異常觸發的反射導致肌肉過度緊縮和收縮;二是受損的大腦部分無法抑制這種過度活躍的反射。

雖然這看似是不正常的狀況,但如果是從軟弱無力進展到開始產生痙攣的狀況,其實是恢復過程中的一個正面跡象。

這表示大腦正在努力重建神經途徑,儘管這些連接可能還很微弱。這有點像手機信號不佳時,你只能聽到對話的片段。在這一階段,患者可能會發展出一些異常的肢體協同動作,這是指多個不必要的肌肉同時活動,這可能會使日常活動變得更加困難。例如只要一出力想活動手臂,手指手腕手肘全都一起非自主的彎曲。

即使在這個階段運動控制有限,患者仍應試圖盡可能多地移動正在恢復的肢體。即使動作不完美或只能做一小部分,這也是恢復過程的一部分。在這個階段,患者容易發展出所謂的「習得廢用」,也就是傾向於使用健側手,這就會減少許多患側練習的機會。

因此,即使現階段只能夠進行些許的主動運動,也應繼續讓他人幫助慢慢伸展並被動地移動受影響的一側,可以參考影片的訓練

布朗斯狀第二階段推薦練習:抓握練習

布朗斯狀第二階段推薦練習:手指自我拉筋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分期:第三階段 – 痙攣增加

在腦中風復健的第三階段,患者可能會遇到痙攣惡化的情況。這時,異常觸發的反射和大腦無法抑制這些反射的情況都會導致肌肉緊繃、僵硬,有時伴隨疼痛,進而限制了患側活動能力。然而,痙攣的增加也意味著大腦正在努力重建神經途徑,儘管這些途徑可能還不夠強健。 由於疼痛和緊繃,這一階段的運動可能變得非常有限。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多種治療選項。通常,我們會建議與復健科醫生或神經科醫生討論藥物治療、肉毒桿菌注射,這些方法可以幫助緩解僵硬和疼痛。 雖然這些選項並不直接治療痙攣的根本原因,但它們可以有效緩解症狀,讓患者可以順利進行正確的復健訓練,這對於創造大腦改變促發神經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階段,建議每天進行自我伸展或由他人協助伸展受影響的肢體,並盡可能在日常活動中使用受影響的一側。 此外,根據痙攣的程度,可能需要考慮使用副木來預防肌肉和肌腱的縮短和硬化。這是需要與醫生或治療師討論的,以確保選擇的治療方法適合個人情況,並確定哪種類型的副木矯具最合適。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要盡量減少壓力。壓力不僅會增加痙攣的風險,還可能影響情心理的緒狀態。 延伸閱讀:面對張力不要對抗它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四階段 – 痙攣減少

進入腦中風復健的第四階段,患者會開始體驗到痙攣的減輕。這一階段中,自主運動的恢復和對這些肢體活動控制及協調能力的改善是顯著的。這是取得運動進步的關鍵時期,患者應利用多做各種方向的運動來促進恢復,包括持續進行日常的功能訓練,甚至執行侷限誘發手部動作復健計畫

治療師應該都會建議個別化的訓練計畫,但在沒有協助的情況下,患者也可以在不會產生疼痛的情況下,參考一些一般的中風復健訓練示範動作。

最重要的是,患者應盡可能多地活動患側肢體,無論是自主運動或由他人協助,或是協助下主動運動。在日常活動像是在盥洗、穿衣、洗澡或烹飪時,積極使用患側,可以有效避免習得廢用。例如,可以嘗試用患側手洗臉、在患側的手上拿著浴球清洗身體、練習患側伸手穿T恤,或在製作三明治時使用患側手協助固定吐司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五階段 – 最小痙攣

在這個階段,大腦對患側的信號正在改善,痙攣雖然仍然存在,但不會太多地妨礙運動。你可能會注意到,開始更容易做出複雜的動作,手部的靈巧性和精細動作技能開始慢慢出現,此時讓復健貼近生活,刻意讓生活的一些小任務成為訓練的每一部分十分重要。

延伸閱讀:復能遊戲化,讓生活時時刻刻都在復健訓練

你可能也會注意到,某些異常的肢體協同動作在這個階段開始改善。現在,你會想要繼續專注於積極的運動。在你的日常活動中,你會想要開始專注於更加控制和細小的動作,例如嘗試著拿起一把湯匙或叉子,握住牙刷,甚至拿著鉛筆嘗試寫字。在這個階段中,重複大量地練習運動和使用患側生活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中風後吃飯動作階段性訓練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六階段 – 無痙攣和協調性恢復

在這個階段,痙攣完全改善,除了一些持續的協調問題外,動作控制幾乎完全恢復。你將想要繼續進行積極的運動練習和加強訓練。然而,你還將想要開始家中的精細訓練。

這個階段是你可以專注於練習那些精細的、刻意的動作的時候,像是彈鋼琴、敲打鍵盤等。

中風手部布朗斯狀第七階段 – 正常運動

在這個階段,痙攣已經不存在,大腦和身體肌肉有效地溝通,患側幾乎完全接近一般的運動,可以進行任何想做的事情。

在臨床上患者常提問,我是否能夠百分之百恢復到我中風前的樣子,或達到這最後的布朗斯壯階段呢?

每位中風患者的復健之旅都是獨一無二的,受到中風的嚴重程度、發生部位以及患者中風前的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恢復的路程往往是充滿挑戰的,並且需要時間、耐心和持續的努力。這個過程可能伴隨著起伏,有時進展看似停滯,但重要的是要保持積極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恢復之路可能不會完全平順,有時可能會感覺像是「兩步前進,一步後退」。然而,這正是中風復健過程的一部分,除了基礎動作練習,將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尤其關鍵,即便初期階段的實踐看似困難,生活中總有適合嘗試的任務可以多跟治療師討論或是參考腦中風手部生活復健訓練文章。

儘管達到完全的恢復——即布朗斯壯分期的第七階段——對於某些患者來說可能是一個遙遠的目標,但重要的是要知道,即使是小的進步,也是增進生活品質和功能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對於正在經歷復健過程的每位患者和他們的家人來說,關鍵是與專業的醫療團隊緊密合作,包括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和醫生。透過個別化的復健計畫和策略,以及對患者的支持和鼓勵,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幫助患者在他們的復健旅程中取得最大的進步。

記住,每一個小勝利都值得慶祝。無論你處於復健旅程的哪一階段,永遠都有向前邁進的機會。透過不斷的練習、耐心和堅持,改善是可能的,希望與進步永遠在前方。

建議參考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