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的肩膀半脫位

中風後肩膀脫位是常見的後遺症,幾乎八成的患者都有輕微到嚴重的肩膀脫位問題,可能會引起疼痛而影響復健的動作與進展。
腦中風後,腦神經受損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各種功能,(語言、動作、認知、記憶、體能、平衡、判斷、感覺、情緒等),但只要經過復健治療,都有機會改善這些腦中風後遺症,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設計不同的介入方式,幫助患者恢復生活的能力!
中風後肩膀脫位是常見的後遺症,幾乎八成的患者都有輕微到嚴重的肩膀脫位問題,可能會引起疼痛而影響復健的動作與進展。
中風後動作偏癱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手部進行的吃飯動作就會有障礙,而職能治療師透過活動方法調整器材選擇,即可讓患者進行自己吃飯訓練,減輕照顧者負擔並達到復健治療的效果。
腦中風是大腦神經功能損傷,除了動作也可能傷及語言理解的功能,造成與家人溝通上的困難與障礙,也容易造成中風後憂鬱,究竟家人該如何面對中風失語的家人呢?
中風復健要多久?中風為腦神經功能縮損,神經無法再生,但腦神經是有可塑性的,肢體偏癱把握黃金復健期,並持續復健,掌握復健關鍵即可盡早快速恢復動作!
中風後腦神經受傷之後,身體的動作不受控制,僅能靠不斷的復健訓練才能慢慢進步,因此除了到醫院復健科尋求治療師的指導,回家後更要自己多加訓練。
中風復能訓練,職能治療根據個案上下肢體動作能力,設計專屬復健治療計畫,讓復能遊戲化,提升個案的復健動機,讓復健生活化,讓個案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復健訓練!
中風患者因為肌肉無力或是對於下肢動作控制能力不佳的原因,常做出不正常跨步動作,例如有些患者肌肉張力太強導致膝蓋與腳踝過度僵直無法彎曲,為了順利邁出步伐而將腳向外環繞就像是划船一樣來跨步,如果沒有及時糾正就很容易養成習慣,將來想改就會越來越困難了!
中風後的患者初期手腳無力,只能臥床等待家人來協助日常所需,因此重新站起來走路往往會是中風患者的第一訓練目標,我們都很能理解患者的著急,但有些基礎還是要打好,否則之後就會容易讓膝關節受傷,甚至需要動手術換關節!
中風後最常見的就是動作障礙,需要大量的復健訓練,很多中風患者雖然可以將手臂抬起來但卻無法自由控制,今天這篇就是要來介紹幾個可以在家自主訓練的復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