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動作障礙是中風常見的後遺症,其中手指動作無力、緊繃打不開困擾許多中風患者,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透過正確的復健觀念與訓練方式可以幫助手指動作恢復。
中風後手指的動作障礙
腦中風當下的腦神經系統損傷,導致大腦無法像從前一般自由控制手腳,其中手指因為要控制的肌肉與關節較複雜,確實需要更多的耐心持續地練習。手無法握拳、打不開的原因主要通常有兩個,手指肌肉無力或肌肉太緊繃。
手指肌肉無力
因為腦神經系統受損的原因,大腦無法像過去一樣傳送動作電訊號到手指肌肉,所以手無力握拳,這部分可以依靠神經訓練透過神經可塑性讓大腦漸漸恢復動作功能
手指肌肉緊繃
中風常見的另一個後遺症就是肌肉張力太強,會因為外力拉扯或是甩動、情緒等因素造成肌肉緊繃,如果屈肌太緊,伸肌就必須要更用力收縮才有辦法將手指打開
經驗上,腦中風手部的動作,會先恢復的是屈肌,也就握拳的動作,我們可以利用生活周遭常用的物品做訓練。
中風手指抓握怎麼練?
通常治療師會建議個案多握球、杯子、柱狀物來恢復手部的感覺刺激,會比空手抓握更容易感受到肌肉出力。做出動作的感覺。
在初期若個案知覺較差,或手部肌肉無力時,會建議搭配鏡像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等方式誘發,利用健側手抓握等方式讓患者找回手指抓握的動作
其實我們的手指,有非常多種抓握形式,例如爪狀、柱狀、球狀、正捏、側捏,用來抓握日常生活中的各式物品,所以我們直接拿家中物品練抓握就可以了。
家裏就是最好的復健治療室
復健練習是循序漸進的,抓握漸進式訓練的大原則如下:
- 輕→重
- 粗→細
- 厚→薄
- 寬→扁
- 大→小
我們可以透過上述的分級訓練,練習將物品拿穩,更要練習把不同軟硬度的物品拿好
需要購買握力器練習嗎?
初期其實不太需要,握力器的握法在生活中不常用,我們需要練習把各種大小、形狀、重量不同的物品拿穩,練習控制使出剛好的力就好,而不是嘗試把東西捏爆、捏到整隻手臂都在抖
手指的肌力跟動作控制都很重要,但如果力量無法被精準控制,就難以在生活中發揮實際功能。
中風手指張開怎麼練?
中風手指張開幾乎可以說是最難練的部分,因為手指動作問題真的較複雜,需要訓練、處裡的問題點就很多。
根據每位風友受傷位置的不同,訓練難度也不一樣,但囊括起來,如果希望手指能想張開基本上要先做到四件事:
- 減少攣縮
- 感覺訓練
- 控制張力
- 張開誘發
減少攣縮
太久沒有活動的手指關節容易緊繃僵硬,需要透過被動活動以及可調角度之副木漸進式拉筋來慢慢拉開關節組織,此時過度拉得過多容易受傷,拉的不夠又沒效果,需要特別注意,有經費者可考慮機械治療,但須注意機器型號,如果沒有活動到全角度意義就不大。

感覺訓練
很多風友手指不只是動作,其實感覺功能也有喪失,無法像健側手明確感知手指位置,這其實會大大影響未來控制手指的動作,因此需要透過鏡像治療、感覺訓練來讓恢復手指的感知能力
控制張力
很多人想用力張開結果反而讓手指更握得更緊,因此初期特別是針對一用力就會握拳的患者,我們都不會叫他打開手指,反而是先練習放鬆!
我們必須要透過專注呼吸、心像訓練來練習控制張力,也可以透過動態矯具協助訓練放鬆控制,學習控制緊繃的屈肌張力才能順利張開手指
腦中風手指的放鬆練習,初期一定要把手放在桌面或枕頭上,才比較容易放鬆唷,具體步驟可以參考:
- 把手臂放在桌上,不要懸空,肩膀不要用力,自然得將手臂放在桌上,專心練手指就好
- 先嘗試將手指握緊
- 不要急著想張開,先嘗試看看能不能將緊握的手指放鬆就好
- 先握緊、再放鬆,這兩個動作先熟練,之後再嘗試看看放鬆後能不能再把手指打開一點
- 一開始的進步不會很明顯,但請務必要天天練習
如果張力太強讓肌肉緊繃,可以透過熱敷、拉筋、按摩等方式可以舒緩緊繃的肌肉張力,平時可以多做,可以參考:拉筋對於舒緩肌肉張力有幫助嗎?,面對張力並動作復健才是根本的辦法。所以如果真的太緊繃的話可以跟復健科醫生討論看看是否需要服用肌肉鬆弛劑或是適不適合施打肉毒桿菌。
也可以透過適當的輔具協助張開放鬆,同時做到重覆訓練目的
張開誘發
做到上面三點,手指就不會太緊繃,也可以提供大量感覺刺激給大腦,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嘗試張開誘發,幫助手指伸直肌肉做出動作,加上重複大量的練習,讓中風患者的手指重新打開!
- 徒手誘發(Therapist-assisted facilitation)
治療師透過特定手法,刺激手背、指背的伸肌群或關節活動,協助病人產生手指伸展的意圖與動作。 - 電刺激(NMES, FES)
對手部伸肌群(特別是指伸肌)進行神經肌肉電刺激,誘發伸直動作。可搭配功能性動作訓練(病人嘗試打開手拿東西同時進行電刺激),強化大腦與動作的連結(neuroplasticity)。 - 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
病人注視鏡中健側手打開的動作,產生錯覺讓大腦認為患側也打開了手指,進而活化原本沉寂的動作區。 - 心像訓練(Motor imagery)
指導病人「想像自己手指張開的動作」,特別適合無動作產生的患者,為動作恢復前的「預備訓練」。
每位中風患者的恢復歷程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在訓練初期就能嘗試張開手指,有些人則需要先從其他部位的動作慢慢練起,每一種努力都是邁向進步的重要一步。
即使目前手指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張開動作,也可以先從抬高、移動手臂,或練習拿杯子、丟垃圾等日常手部動作開始,讓手部慢慢找回參與感。
在適當的階段,也可以嘗試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像是設計用來協助手指張開的彈性器材,幫助手部維持放鬆姿勢、穩定訓練節奏。
不過,這些工具只是訓練的輔助選項,並非每個人都需要使用。其實,善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能進行有效的手部練習。
中風手指動作綜合練習
中風復健最強調的就是大量且密集的訓練,如果透過協助撐開的器具,協助患者稱開手指,就可以提供患者大量且密集的手指動作練習機會
居家手指抓握生活訓練
學會了手指動作後,接下來就必須練習配合手臂動作做出功能性的訓練,例如拿取、放開、翻轉等生活常用動作
配合虎口訓練可以協助的手指虎口放開,讓訓練更加輕鬆,學會正確的手指張握、手指對掌、抓握等動作,協助手指抓得更穩。
手臂平放手指握放
手腕彎曲手指握放
手臂翻掌手指握放
手臂旋轉手指握放
手臂抬舉手指握放
手部動作綜合練習
若你對這類輔助訓練工具有興趣,歡迎討論,詢問更多應用方式與練習建議,我們會提供個人化的說明與經驗分享。
中風後手指訓練需大量練習
以上就是中風後手指訓練各階段重點,從減少攣縮,增加感覺、到最後張開誘發,以及結合生活功能性訓練,幫助中風後手指恢復張開的動作!
中風復健是一條需要時間與耐心的路,手指的動作恢復也許不是一蹴可幾,但每一次的嘗試,都是讓大腦重新學習的機會。從被動伸展、感覺刺激,到張開誘發與功能性練習,只要方向對、方法對,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節奏中慢慢進步。
不論你目前的狀況是只能輕微動一下、還是還無法主動張開,都沒關係。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逐步建立控制力、穩定度與信心。每天練一點點,累積下來就是大進步。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了解手指動作訓練的關鍵步驟,也讓你在居家復健的路上,更有方向、更有動力。
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中風復健的路上,我們一起走💪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清楚掌握中風後手指訓練的方向,也讓你在復健的路上不再迷惘。
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願我們一起持續前行,陪伴每一次的小進步,堆疊成明天的大轉變。 💪
如果你對手部訓練、輔助器材或居家練習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一起討論,我們都在這條路上努力著。
📮 想獲得更多復健技巧與教學資源?歡迎追蹤我們:

職能治療師、吱吱復健創辦人,《中風復健這樣做》作者。專長中風復健與帕金森動作訓練,分享實用經驗、輔具應用與長照照顧技巧(如失智、骨折、衰弱、臥床長輩復能)。
若你在復健上卡關,也歡迎透過私訊一起討論適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