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平衡 – 該怎麼訓練平衡呢?!

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風病人的訓練重點,如果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姿勢,不只無法好好做事情,平時也增加跌倒的風險!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活動在家中也能自己練習,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唷!
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風病人的訓練重點,如果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姿勢,不只無法好好做事情,平時也增加跌倒的風險!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活動在家中也能自己練習,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唷!
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簡稱PAC,其實是健保局推動,針對中風患者發病後的黃金期內,提供密集性的復健計畫、整合性的醫療照護,讓個案能盡快回復身體的功能唷~
很多中風患者都有肌肉張力太強、緊繃的問題,嚴重的話影響到動作訓練,此時拉筋可以暫時性地讓肌肉有放鬆,讓復健過程中可以更自在的操控肢體,減輕中風高張力的影響。
在長期照顧中,職能治療師可以幫助失去生活能力的長輩、復健、訓練動作、平衡、認知功能、提供輔具建議、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讓長輩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唷~
神經可塑性,是腦傷後自我修復的機制,而中風正是因為大腦血管缺氧,讓腦部某一區塊的神經功能受損,如果傷到動作區,大腦就無法命令身體產生動作,就會像中控台電腦線路燒壞後,機器就無法正常運作,那麼該怎麼誘發神經可塑性讓中風恢復呢?
睡眠障礙是中風患者常見的後遺症之一,白…
感覺麻木、無法感覺溫度、甚至是刺痛感等都是中風後常見的後遺症,就像復健動作是讓大腦重新熟悉操作肢體,也可以透過感覺再訓練讓大腦重新練習解讀你的感覺。
中風是腦血管受損,導致某區塊的腦神經與他負責的身體功能壞死。如果你想要盡早恢復身體機能,那麼進行復健的同時,理解神經可塑性的概念與原理將會大大地幫助你修護大腦功能!
半側偏癱的後遺症會影響上肢、軀幹、下肢的肌力、動作功能、平衡能力,這些都可能影響患者站立的表現,學習正確的由坐到站不僅是中風初期目標,也能夠避免未來練習走路的跌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