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是因為不斷地重複性動作或是過度負擔,造成大拇指基部腱鞘周圍組織發炎。適量(緩和)的治療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發炎組織盡快恢復!
上一篇三C族與媽媽們注意:如何治好媽媽手?,已經介紹媽媽手的病因及症狀,而今天這篇就要來特別介紹該怎麼運動囉~
在開始之前,就讓我們先複習一下,在臨床上會怎麼評估媽媽手呢!?
(總要先確診才可以開藥麻XD
媽媽手評估Finkelstein’s Test
把四根手指頭包住拇指,手腕向小指的方向向下壓,這個測驗可以自己進行或是如示範動畫中請人幫忙。(動畫來源:Finkelstein’s Test)
如果你覺得大拇指基感覺緊緊卡卡甚至會疼痛的話,,,那你就非常需要特別注意下面的動作教學囉XD
關於運動治療的重要性,可以看看這篇:物理治療 – 受傷復健一定要運動嘛!?
媽媽手復健運動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發炎的組織修復,但是要記得在有疼痛感就應該立即停止並休息!以下運動處方由譚祖恩 職能治療師/手傷治療師提供,轉貼自四大招式讓您的【媽媽手】(迪魁文氏症) 無影蹤!
運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緩和拉筋→緩和主動運動→輕微阻力運動),每一下至少五到十秒,每次十下,每天三次。每一階段必須確定不會疼痛才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噢!
Level I 緩和被動運動(拉筋)

手直立在桌上(小拇指朝下、拇指朝上),用另一隻手將患拇指向外(水平)活動,再慢慢移回去。

將患肢前臂放在桌上,手和手腕超出桌緣。輕輕將手向下活動直到您感到些微的牽拉。再利用另一隻手把您的手腕移回原來的位置。

轉貼自四大招式讓您的【媽媽手】(迪魁文氏症) 無影蹤!
Level II 緩和主動運動

轉貼自四大招式讓您的【媽媽手】(迪魁文氏症) 無影蹤!
Level III 輕微阻力運動

轉貼自四大招式讓您的【媽媽手】(迪魁文氏症) 無影蹤!
結語
再一次提醒,以上運動必須要在沒有感受疼痛的情況下進行,如果有感受到疼痛就退回到上一個階段,或著是先休息一下,這樣才好的快唷!
三C族與媽媽們注意:如何治好媽媽手?
原文網址:
- 四大招式讓您的【媽媽手】(迪魁文氏症) 無影蹤! 感謝 譚祖恩 職能治療師/手傷治療師授權轉貼
圖片來源:
- http://news.calderdale.gov.uk/a-good-result-for-ferney-lee/
畢業於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
美國職能治療師執照 (Occupational Therapist Registered)
手傷治療師執照 (Certified Hand Therapist)
肌能貼紮師證照 (Certified Kinesio-Taping Practitioner)
人體工學評估證照 (Certified Ergonomic Assessment Specialist)
1 Comment
亨利
2019-03-13 at 00:09:57謝謝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