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五階段 – 這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

悲傷五階段 - 這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
大家可能有過失戀、親人去世、車禍、經歷了像921大地震那樣的事件、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或染上愛滋……等悲傷、災難性事件。
一開始我們可能對於這樣的結果無法接受、歇斯底里,可是經過了一段複雜的心理變化,最後是否還是走了過來呢?有沒有發現每一次經歷這類型的事件,總會有差不多的進程呢?

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了解我們面對悲傷、災難性事件過程中的五個階段

1.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藏起來,也不要面對殘酷的事實。

  • 「不可能吧!他昨天才跟我吃飯的啊!?」
  • 「少開玩笑了,這不是真的」
  • 「老天爺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吧?」
  • 「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是搞錯什麼了」

2.憤怒(Anger)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從「否認」走出來時,痛苦所造成的衝擊太大,所以會將內心的挫折投射到他人身上,有時也會投射到自己。接著我們可能會開始怨天尤人,怪天怪地怪別人,甚至對自己生氣。

  • 「都是我的錯,要是昨天陪著他,他就不會自殺了!」
  • 「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啊?老天爺這太不公平了吧?」
  • 「為什麼你不伸手幫助他!!都是你害的」

3.討價還價(Bargaining)

當「憤怒」過後,我們的想法可能有些改變,努力讓結果不那麼壞,有時也會跟上天祈求(討價還價),讓壞結果不要那麼快到來。

  • 「如果當初早點就醫我還可以活個幾年啊…」
  • 「拜託讓我活到孩子結婚成家好嗎?」
  • 「你如果當初少抽點菸就不會這樣了啊…」
  • 「只要他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4.沮喪(Depression)

在這個階段我們體會到失去的事實,了解到「討價還價」也沒有用了,所以痛苦再次地來襲,而且這次是扎扎實實地打在心上,沒有理由可以逃避了。這時的我們變得脆弱、消極,所以要非常小心,很多人可能因為走不出,而選擇結束生命。

  • 「反正也活不到幾年了,乾脆現在了結吧!」
  • 「他真的離我而去了,沒有他我也不想活了…」
  • 「哎呀我還管這些幹嘛,反正就要死了…」

5.接受(Acceptance)

這個階段的我們變得冷靜、走出「沮喪」,體悟人生無常,並不需要一直把自己困在悲傷。我們學會放下、重建生活,準備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 「既然事情都這樣發生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 「會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 「好吧,既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會繼續幫你走完剩下的路…」

「悲傷的五個階段」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可能只經歷了其中幾個階段;有些人可能一直困在「沮喪」,甚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永遠無法達到「接受」事實的階段。
透過了解「悲傷的五個階段」,能幫助自己檢視目前的狀態,尋找因應的方法,更快走出悲傷。有時候一個念頭的轉換、一個想法的改變都是「接受」的關鍵。
人總會面對失去、悲傷,不可能一帆風順地過一生,要怎麼堅強地活著,就要看自己累積多少因應的技巧,遇到怎樣的問題怎樣去解決。其實人生就像是由一連串的「問題和解決」串起的,每個階段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去解決它,讓自己進到下一個層級啊~

職人小語

如果你的朋友、親人或是自己遇到了悲傷的事件,職人有以下建議:

  1. 先了解處在哪一個狀態,進而比較好切入想解決的辦法。
  2. 「傾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該禁止他們想悲傷的事情,畢竟這些是事實,不能陪著他們停在第一個階段「否認」,還是得建立現實感。所以我們應該聽聽他們的想法、情緒,給予陪伴和情感上的支持。
  3. 當情感宣洩完,協助調適、重建生活,陪伴他們走出來。 悲傷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走向下一個階段!!
  4. 請不要跟他比較悲傷,即便經歷類似,這只會讓他覺得在你眼裡他的處境其實微不足道,透過陪伴與傾聽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旁邊就好了
  5. 在他還沒有接受時,先別急者提出解決方案,多傾聽讓他知道你有真的看見他的失落與痛苦,先詢問過後再提出我們一起面對會更好。

最後,用一部影片分享何謂同理心的力量,我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各位都是希望對我們身邊的親友好的,指導或建議,有時候可能只會推離你們之間的連結,拉近連結才能讓陪伴更有幫助。

參考閱讀:

如何陪伴人渡過悲傷?最重要原則:放棄自己覺得有幫助的方式─50+ FiftyPlus 用新的方法 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用對方法,安慰才有效 –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