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復健動機不足?根本就是我們臉書中風社團的「老問題」冠軍!每次看家屬們抱怨說,不管怎麼好言相勸,病患就是不肯動,聽了都替他們心疼。
不過我覺得啊,這問題的重點根本不該是「我還能怎麼勸他?」而是得換個角度想:「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他自己發自內心地想去復健?」
病患不肯動?先別急著勸
很多時候,家屬能說的、能做的,大概都試光了。那種感覺,就像你使盡全力想拉一頭不肯動的老牛,結果牠就是紋風不動,你怎麼喊都沒用。所以啊,這時候我們得改變策略,不是再想著要多說什麼,而是要思考:怎麼引導他自己下定決心,開始做復健?
之前我也提過「悲傷五階段」嘛!人遇到像中風這麼大的打擊,就好像失去了一部分的自己,肯定會經歷一段很長的「否認、憤怒、討價還價」的過程。這時候,家人的陪伴跟鼓勵,絕對是關鍵。那種看著摯愛的家人因為中風活動受限,自己心急如焚卻又不知道怎麼辦的感受,相信很多家屬都懂。面對病患不肯復健,家屬的耐心跟精神力常常都面臨很大考驗。
要知道,這些情緒都是復健路上很正常的過程,家屬如果能接納並多點耐心,就是幫助病患跨過這些難關的第一步。你可以這樣理解:
- 否認期: 別急著跟他爭辯,溫和地提供資訊,尊重他的感覺就好。
- 憤怒期: 讓他把情緒發洩出來,這可能只是他面對無力感的表現,不是故意針對你。
- 討價還價期: 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稍微考慮他提出的一些「條件」,然後慢慢引導他回到實際的復健目標。
之前社團裡也有家屬分享過很實用的「陪伴鼓勵中風家人的七大建議」,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那除了這些,我們實際上還能怎麼幫他們走出來呢?
一帖心藥:行為改變策略,看看你家那位在哪個階段
很多中風的朋友在復健路上,心理反應會很不一樣。搞懂他們現在在哪個階段,然後給予適當的支援,這點非常重要!
行為改變啊,它其實是一個慢慢來的過程,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成功。每個階段都有它特別的應對方式,所以啊,你得先搞清楚你家那位親愛的,現在正處於哪個「心理階段」,才能給予最適合的幫助。
前思考期:他覺得自己沒病,只想躺著
- 病患心聲: 就像個不願承認現實的人,覺得「復健?那是什麼?」「我好好的,哪需要復健啊!」完全不覺得復健有必要,只想維持現狀。
- 家屬可以這樣做: 這時候別硬來!你可以慢慢地提供他一些關於中風和復健的正確資訊,可以分享一些其他中風朋友復健成功的例子,但語氣要溫和。你也可以給他一些權威性的資料,像是衛教手冊,甚至帶他看些勵志的復健成功影片。
- 你可以對他說: 「我理解你現在的想法,但其實很多中風病友都是靠復健,才慢慢恢復一些功能的。你願不願意,讓我跟你分享一下?」或是「不然,我們先當作多了解一點,看看復健到底在做些什麼,好嗎?」
思考期:他開始考慮,但還在猶豫
- 病患心聲: 有點動搖了,心裡可能想著「復健真的有用嗎?」「或許我真的該試試看?」這種掙扎。不想再維持現狀,但還沒下定決心。
- 家屬可以這樣做: 鼓勵他想想復健的「好處」跟「壞處」。你可以跟他聊聊,復健可能會帶來什麼好的改變,甚至引導他自己列出優點和缺點,幫助他釐清思緒。
- 你可以對他說: 「你願意開始考慮復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棒的開始!復健真的可以幫助你減少很多後遺症,而且慢慢地,你就能找回一些生活品質,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喔!」
準備期:他決定要做了,但還沒開始
- 病患心聲: 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要開始擬定復健計畫,甚至嘴上已經說出「我想開始復健了!」或是「我在找哪裡有好的復健中心」這種話。他已經有承諾,但還沒真正行動。
- 家屬可以這樣做: 趁熱打鐵!幫他找適合的復健方式、復健地點。除了復健中心,也可以考慮居家復健的資源(像是物理治療師到家服務、線上復健課程),或是社區裡的復健據點,讓選項更多元。然後,一起坐下來,設定一些具體、可以達成、有期限的復健目標。
- 你可以對他說: 「太好了!這真的是個很棒的開始!來,我們一起研究一下,看看哪種復健方式最適合你?我們可以先從一些小目標開始,比如說,下個月要能自己走到客廳喝水!」
行動期:他已經開始復健,但遇到困難
- 病患心聲: 已經開始做復健了!但就像任何運動一樣,一開始總會遇到瓶頸,可能會覺得「好累」「有時候真的好難」「我好像沒什麼進步」…這時候容易感到挫敗。
- 家屬可以這樣做: 這時候情感上的支持最重要!多給他鼓勵、肯定他堅持下去。如果他遇到困難,協助他跟治療師溝通,看看是不是要調整一下復健內容。你也可以鼓勵他記錄復健日記,讓他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
- 你可以對他說: 「哇!你每天都有努力復健,真的很厲害!我知道剛開始都會比較困難,但你看,你每天都有進步一點點,這就很棒了!就像你小時候學腳踏車一樣,跌倒了再爬起來就好,我們都會陪著你!別放棄,我一直都在你身邊支持你!」
維持期:他已經習慣復健,看到效果了
- 病患心聲: 恭喜!他已經把復健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了!持續復健一段時間後,發現復健真的有效果,而且還不錯!這時候會自動自發地維持規律的復健計畫。
- 家屬可以這樣做: 跟他一起慶祝這些小小的成功,不只是口頭讚美,也可以透過一些小獎勵來鼓勵他。然後,鼓勵他繼續保持這個好習慣,甚至一起討論怎麼把復健融入日常生活,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 你可以對他說: 「你真的太棒了!看看你現在,比剛開始進步這麼多!我們全家人都為你驕傲!繼續保持下去,你會越來越好的!」
萬一「倒退嚕」了怎麼辦?
別忘了,改變行為本來就不容易,上面這五個階段,當然也可能不小心「倒退嚕」,又回到前面去了。
這時候也別太沮喪!復發是很常見的現象,不代表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我們可以重新評估,看看是什麼原因讓他退步了(是太累?心情不好?還是遇到瓶頸了?)。然後幫助他放下自責和沮喪,重新建立信心,再次規劃。如果家屬覺得自己也無力了,尋求心理師或社工師的專業協助,也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就是要展現韌性,不放棄,繼續陪著他努力奮鬥下去!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怎麼透過溝通技巧來引導病患表達出改變的意願,讓他們自己說服自己去復健,那我另一篇關於動機式晤談的文章會很有幫助,歡迎你去看看喔!
延伸閱讀:
中風照護 – 急性期的復健長度、強度及患者生理狀態
中風照護 – 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中風,該做些甚麼準備?
家人該如何陪伴患者與心理調適呢?
📮 想獲得更多復健技巧與教學資源?歡迎追蹤我們:

職能治療師、吱吱復健創辦人,《中風復健這樣做》作者。專長中風復健與帕金森動作訓練,分享實用經驗、輔具應用與長照照顧技巧(如失智、骨折、衰弱、臥床長輩復能)。
若你在復健上卡關,也歡迎透過私訊一起討論適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