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復健 – 手指被動關節運動

中風後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動作障礙,而手指是很多人想要恢復的目標,手指動作誘發的第一步,就是手指被動關節運動,除了避免關節組織沾黏僵化,更是動作恢復的關鍵!
腦中風後,腦神經受損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各種功能,(語言、動作、認知、記憶、體能、平衡、判斷、感覺、情緒等),但只要經過復健治療,都有機會改善這些腦中風後遺症,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設計不同的介入方式,幫助患者恢復生活的能力!
中風後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動作障礙,而手指是很多人想要恢復的目標,手指動作誘發的第一步,就是手指被動關節運動,除了避免關節組織沾黏僵化,更是動作恢復的關鍵!
中風患者常有患側偏癱的後遺症,在日常活動上患者容易為了方便而只使用健側手,但這其實扼殺了患側動作恢復的可能,如果善用雙耳杯進食輔具,讓患側參與生活也是中風動作復健重要的一環!
腦中風動作障礙需要復健訓練,都常都會在醫院職能治療室看到這樣的上肢訓練器材,不過很多人都用錯方式,導致患者練了半年仍沒有甚麼進展,本篇吱吱將介紹三個訓練重點!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東西可謂人生大事。除了進食外,每日喝水、吞口水等加起來,一般人每天吞嚥達600次以上。但對於老化或吞嚥障礙患者來說,不但吞嚥次數將大幅減少,更是費心費力,甚至還會出現流口水、嗆到等表現。因此,若能透過持續有效的吞嚥訓練,將有助於增進吞嚥能力,並恢復日常起居。
中風後不是只為影響手和腳,身體的核心肌群沒有訓練好,軀幹不穩定連帶影響坐不穩、站不直,透過在家就可以練習的核心訓練改善走路的姿勢與坐姿。
鏡像治療透過看著鏡中的手動作來刺激中風患側大腦,幫助中風動作復健,增進大腦與患側肢體的連結,達到恢復動作療效、增加患側肢體的動作能力!
肢體動作障礙是中風常見的後遺症,其中手指動作打不開困擾許多中風患者,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透過正確的復健觀念與訓練方式可以幫助手指動作恢復。
中風、失智、老化讓長輩們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照著吞嚥照護食輕鬆準備營養又美味的食物讓長輩吃得健康,家屬照顧更輕鬆!
動作障礙是中風常見的後遺症,治療師常會教導好手帶壞手作為動作訓練,最近又有新聞說這是舊觀念,到底要不要好手帶壞手來做復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