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障礙三大迷思,沒有咳就安全嗎?軟食泥餐增稠劑真的有用嗎?

吞嚥障礙三大迷思,沒有咳就安全嗎?軟食泥餐增稠劑真的有用嗎?長輩年紀大了,除了手腳肢體開始無力,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部位也會退化,那就是吞嚥肌群,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喝水來補充營養與能量,但是長輩如果吞嚥的肌群退化,就可能影響到吞嚥功能,不僅是無法補充足夠的營養導致體力與抵抗力下降,嚴重一點的吞嚥障礙,還有嗆咳跟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唷!

吞嚥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吞嚥障礙,需要求助於語言治療師的評估與介入處置

  • 口腔期:食物在嘴巴裡咀嚼、切碎、與唾液合成食團的過程
  • 咽喉期:食物經過喉部,避開氣管順利進入食道的過程
  • 食道期:食物經由食道肌肉運送至胃部消化的過程

從上述可以理解到,吞嚥其實不是我們所想的如此簡單,如果沒有經過評估就任意處理,可能不只沒有解決問題,更可能增加嗆咳、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關於吞嚥障礙你可能常聽到一些迷思,以下三個就是常見的迷思:

沒有咳就可以安心吞?

很多人誤以為,長輩吃飯時沒有咳嗽,就代表吞嚥功能沒有問題,事實上並不是,吞嚥障礙中最怕遇到的就是靜默性吸入的患者,他們吃飯喝水時,可能有部分的食物掉入氣管,但沒有產生咳嗽反應,所以患者本人就不容易察覺,身旁的家人也是,但是掉入的食物長年累積下來,也是會造成肺炎的唷!更詳細的解說,也可以參考下列影片:

軟食泥餐就好吞?

很多人會建議,長輩開始沒辦法好好吃飯時,可以把食物剪碎,這確實可以幫助牙齒掉落、咀嚼功能下降的長輩在口腔期將食物剪碎,但是如果長輩的喉部吞嚥肌群退化的話,把食物剪碎、給長輩吃攪打的泥狀食物,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是失智症長輩,可能還會因為過去沒有吃過泥狀食物,因為認知功能下降,不認為泥狀食物可以吞,反而更容易嗆到!更詳細的解說,也可以參考下列影片:

喝水會嗆就用增稠劑?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用增稠劑可以幫助液體變得更好吞」,但這不是必然的。增稠雖然會讓水或液體的流速變慢,卻也更容易造成殘留(卡在喉嚨吞不乾淨)。這些吞不乾淨的殘留,剛喝下去的時候,可能沒有進到氣管、沒有嗆咳,但長輩的頭部姿勢一旦改變,就可能讓殘留的增稠水掉到氣管,造成無法追溯是哪一口吞不好,影響安全性的判斷。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人體對於稠狀質地感受,本就是比較不敏感的,研究發現當調稠液體掉入氣管時,即使沒吞好,也較不容易引發嗆咳,也就可能造成「沈默吸入」,吞不好卻不知道。

如果「只有」吞嚥反射啟動慢的的問題,吞嚥肌群功能良好不會無力,聲帶咳嗽及保護功能好⋯⋯這些條件都要滿足,也許就適合使用流速慢一點的液體來幫助吞嚥,然而,這些先決條件都要經過專業語言治療師透過吞嚥攝影才看得到,所以想調整質地前,一定要經過吞嚥攝影,不然增稠可能沒好處之餘,還變成吞不好的「沈默殺手」,比喝水還危險。更詳細的解說,也可以參考下列影片:

看完上述的迷思,我們就可以理解到吞嚥功能退化其實真的不是簡易的幾個策略就可以解決的,當長輩出現以下症狀

  • 容易流口水、被口水嗆到
  • 喝水或進食中或後常出現清喉嚨或嗆咳
  • 吃飯感覺費力或每口食物需吞兩三次
  • 用餐速度變慢(甚至需要花到一個小時)
  • 常常覺得食物卡卡、吞不下去
  • 含著食物不吞
  • 有吸入性肺炎病史,或是近期有因為吸入型肺炎而發燒、體重下降(1-3個月內掉5%

建議一定要找語言治療師進行專業吞嚥的評估、儀器檢查與介入唷!

共同撰文:黃瑄湄語言治療師

延伸閱讀:

吞嚥困難一定要吃糊、喝增稠過的水嗎?終結老年吞嚥和吞嚥障礙的迷思

語言治療師林靜欣致瓊瑤的公開信:鼻胃管≠插管破除鼻胃管9大迷思

影片來源: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