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遇到這種情況?明明很累,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白天又昏昏沉沉、工作效率差,甚至心情也跟著變糟?
別再讓失眠影響你的生活品質了!睡眠不只是生理需求,它是維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支柱」。職能治療師能幫助你找到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教你用非藥物的方法,找回專屬的好眠生活。
你有這些「睡不好」徵兆嗎?
睡不好,除了夜晚輾轉難眠,白天也可能出現許多「隱形」的困擾。仔細看看,你是不是也有以下幾種狀況:
- 白天精神不濟、動不動就想打瞌睡
- 晚上躺在床上腦袋停不下來、思緒奔騰
- 情緒低落、容易煩躁,甚至影響人際關係
- 早上起床後仍感覺「沒睡飽」,身體沒有恢復感
- 記憶力變差、難以專心,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
- 慢性疼痛讓你難以入睡,或是睡了也無法緩解疼痛
- 日常生活中出現拖延、無法完成任務,感覺生活一團混亂
如果你有類似的困擾,那麼你可能需要專業的睡眠介入了。
職能治療為什麼能幫你睡得更好?
你可能會問,睡不好不是應該看醫生或心理師嗎?職能治療師為什麼能幫上忙?這是因為我們擁有獨特的專業視角:
- 把睡眠視為一種「職能」: 職能治療的核心理念是,健康的關鍵在於工作、遊戲、休息、睡眠這四大「生活支柱」的平衡。我們不只看「睡不好」這個問題本身,更會探究它如何影響你白天的學習、工作、社交和自我照顧,以及這些日常活動又如何反過來影響你的睡眠。
- 全面檢視你的生活與環境: 職能治療師擅長從你的身體狀態、心理壓力、日常活動、生活習慣,乃至臥室環境等多方面,全面檢視哪些因素可能影響你的睡眠。
- 專業評估與活動分析: 我們不只會問你「睡得好不好」,更會透過專業的日誌、環境檢測、睡眠信念量表等評估工具,找出你睡眠問題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是症狀。
職能治療師怎麼幫助你?
職能治療師會運用系統性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帶你改善睡眠。我們的介入策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 睡眠評估與分析
我們會先像「睡眠偵探」一樣,詳細了解你的睡眠狀況:
- 睡眠日誌: 請你記錄一週的作息,包含入睡時間、清醒時間、睡前活動、咖啡因攝取等,幫助我們找出影響你睡眠的模式。
- 活動記錄儀: 這是一種小巧的穿戴裝置,能客觀記錄你的睡眠與清醒週期,讓我們更精準地掌握你的睡眠規律。
- 環境檢測: 你可能沒注意到,臥室的光線、噪音、溫度或床鋪舒適度,也會偷偷影響睡眠。我們會評估這些因素,並給出具體建議。
- 睡眠信念與態度評估: 了解你對睡眠有哪些錯誤或負面的想法,這些想法常會加劇你的焦慮並影響睡眠。
2. 個人化非藥物策略
根據評估結果,職能治療師會提供客製化的非藥物介入方法:
- 刺激控制法:建立「床=睡覺」的連結。 我們會教你只在想睡時才上床,臥室僅用於睡眠和性活動。如果躺在床上15分鐘還睡不著,就先離開臥室做些放鬆的事,直到有睡意再回去。這樣能幫助你的大腦重新建立「上床就該睡覺」的條件反射。
- 睡眠限制法:讓你「想睡就睡得著」。 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反直覺,但透過在職能治療師的指導下,適度限制你躺在床上的時間,能有效提高睡眠效率,讓你上床時更快入睡,找回真正的「睡眠慾望」。
- 睡眠衛生教育:
- 減少藍光,優化臥室環境: 確保臥室涼爽(18-20°C)、通風、安靜又黑暗。睡前減少接觸手機、電腦螢幕的藍光,必要時可使用濾藍光眼鏡或螢幕夜間模式。
- 飲食與物質管理: 避免睡前攝取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以免干擾睡眠。
- 放鬆技巧:讓身心「卸下武裝」。 對於因過度警覺而睡不好的人,我們會教你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深呼吸等技巧。像自我指壓手部按摩這類活動,也能幫助你轉移對疼痛或煩惱的注意力,促進放鬆入睡。
- 認知重構:調整你的「睡不好信念」。 我們會幫助你辨識並挑戰關於睡眠的負面想法(例如:「我睡不好明天就沒辦法應付工作了」),減少因為「努力想睡」而造成的焦慮。
3. 日間活動與作息調整
別以為只有晚上能影響睡眠,你白天的活動品質更是關鍵:
- 提高白天活動量與「睡眠驅力」: 白天太閒,晚上反而睡不著。職能治療師會引導你進行適量的日間活動,包含身體活動、社交活動、有意義的活動等,這樣能增強對睡眠的「驅力」,讓你晚上自然想睡。
- 建立規律的日常時間表: 保持固定的起床時間(即使前一晚沒睡好),並建立規律的作息,這對於調節你的生理時鐘、確保夜間深層睡眠至關重要。
生活化範例:從滑手機的媽媽談起
我們曾經遇過一位媽媽,白天照顧小孩,晚上到半夜都還在滑手機,結果白天精神差、脾氣也越來越差。她很努力地想改善,但總是離不開手機。
職能治療師與她討論後發現,她手機成癮部分來自於睡前需要一個「放鬆」的媒介。於是,我們沒有粗暴地要求她「不准滑手機」,而是教她調整臥室環境:睡前一小時就關掉手機藍光,用溫和的黃光代替刺眼的白光;並建立一套新的睡前儀式:像是洗澡後聽輕音樂、做些簡單的伸展,代替滑手機。三週後,她就明顯感受到入睡變快了,白天的精神也變得更好,和家人的關係也更融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職能治療不是單純給建議,而是會深入你的生活脈絡,找出最適合你的解決方案。
何時該找專業協助?
如果你已經嘗試了各種方法,但睡眠問題依然困擾著你,建議你尋求專業協助。以下情況,職能治療師或睡眠專科醫師可以給你更精確的幫助:
- 每週至少有 3 天失眠。
- 睡眠問題持續超過 3 個月。
- 睡眠困擾已經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學業、家庭、人際關係或情緒。
結語:行動,從現在開始!
睡眠,是你掌握自己生活品質的關鍵。職能治療師就像你的夥伴,會帶你一步步理解睡眠的奧秘,並從你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改善睡眠的鑰匙。
想改善睡眠嗎?你可以先這樣做!
不妨先試著記三天睡眠日記。記錄下你的就寢時間、起床時間、白天的精神狀態、以及睡前你都做了什麼。你會開始發現影響自己睡眠的模式。這也是職能治療師協助你改變的第一步!
別讓失眠困擾你太久,從今天起,重新掌握你的睡眠,找回專屬你的好眠生活!

職能治療師、吱吱復健創辦人,《中風復健這樣做》作者。專長中風復健與帕金森動作訓練,分享實用經驗、輔具應用與長照照顧技巧(如失智、骨折、衰弱、臥床長輩復能)。
若你在復健上卡關,也歡迎透過私訊一起討論適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