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訓練 – 中風復健好手也要一起動!?

雙側訓練 – 中風復健好手也要一起動!?中風後常有半側肢體偏癱的後遺症,常常聽到有人說要大量練習患側邊才能夠使得患側邊動作表現進步,事實上根據許多臨床研究證實,讓健側邊的肢體一起參與(好手帶壞手),執行對稱性的雙側動作訓練,也可以促進大腦的神經恢復,改善動作表現唷!
想了解大量練習患側邊的療法請點:侷限誘發|中風患側復健訓練,限制好手給讓患側手多一點機會練習吧!

由大腦相互溝通的對稱性動作

我們都知道,雙手的動作是由大腦發號施令的,而大腦又分為左右半球,分別負責對側肢體的動作控制,當我們的雙手同時做出相同的對稱性動作,例如雙手高舉、向前伸直等;或是鏡像(相反方向)的對稱性動作時,大腦會透過位於兩側大腦中央的構造 – 胼胝體進行左右半腦的雙側溝通,產生神經網路的連結,才能夠使得兩隻手的做出一致的動作。20171217151134 74

雙側動作訓練喚醒中風受傷的患側腦

中風後因為大腦神經細胞受傷,神經網路的自我機制會使得健側腦過度活化,患側腦被強烈抑制,不利於中風後的動作復健。而透過雙手執行相同或相對的對稱性動作時,會激發兩側大腦的溝通連結,藉由大腦神經之間的對話,強化患側腦對於患側肢體動作功能的控制。20171217151102 47

雙側動作訓練激發神經可塑性

中風後壞死的神經細胞已經無法復原,但事實上大腦有數十億的神經細胞,只要透過不斷的刺激與練習,就能夠激發受傷區塊附近的神經元產生新的連結,取代原有壞死的神經細胞功能,透過對稱性動作訓練就可以誘發這樣的神經自我修復機制幫助中風患者重新取得控制患側肢體動作的能力! 更了解神經可塑性請點:中風神經可塑性|大腦中風後動作神經恢復的關鍵-你了解多少呢?如何促進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中風復健最重要的機制!20171217151147 57

感覺動作回饋刺激大腦功能

當大腦發號施令控制雙手動作的時候,其實同時也不斷地接收感覺訊息,修正動作的表現。例如伸手向前時,除了用眼睛看著我們的手做出動作以外,關節肌肉也會傳給大腦本體覺訊息,告訴大腦肩膀、手肘手腕等各關節的動作角度,使大腦能夠更順利地控制我們的雙手動作。 其實除了患者自己的感覺回饋,身旁的人也可以給回饋幫助患者復健更有效率歐!想了解更多請點:表現回饋|職能治療師這樣鼓勵患者做復健!20171217151222 28當中風患者進行雙側動作練習時,上述的感覺動作回饋能夠激發患側腦的動作皮質區,促進動作功能的恢復。

職能治療師在醫院會提供什麼雙側動作訓練呢?

在職能治療室中就有許多提供雙側動作訓練的器材,對稱性的有推拉箱、爬升架,鏡像對稱的例如腳踏車、交替式推拉箱,有些醫院甚至還有機器輔助進行主動、被動式的對稱性動作訓練。
另外,治療師常見的爬升梯也是常見的雙側動作訓練,更詳細的說明也可以看一下爬升架正確的訓練方式: 上肢動作爬升梯該訓練三大重點20171217151240 37除此之外職能治療師也會提供功能性的雙側動作訓練,例如雙手同時拿起杯子、雙手同時操作桌上的硬幣等,根據患者的能力不同,設計適合的動作復健計畫。

結合居家、日常生活功能動作訓練

除了復健科提供的器材以外,其實日常生活中本來就有許多動作是對稱性的動作,例如雙手擦桌子、拖地、擦窗戶等等,復健不一定需要特地在醫院診所才能夠進行,只要將復健動作融入居家、日常生活中,即便在家中也可以自主練習,達到更快恢復日常功能的目的唷! 其實所有的復健都可以結合到日常活動的唷,想了解更多請點:中風康復|中風動作復健新觀念,訓練功能改善生活障礙!20171217151251 31中風討論社團LINE社群腦中風復健照護交流

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該如何掌握復健運動的原則,進而恢復病患失去的日常生活功能?
該如何調整中風後生活?該如何調適身心才能在照顧時減少負擔?
本書結合臨床上的動作、語言、認知、飲食、心理上等復健原則
提供復健照顧觀念以及操作範例,跟著做就能逐步恢復身體機能!
博客來:[圖解&影音]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腦中風的復健治療與照護
參考資料:
  • 黃琬倩, 楊婕淩, 吳菁宜, & 林克忠. 不同雙側上肢訓練模式對中風復健成效之文獻回顧.
  • 張雅棻, 黃琬倩, 林娜翎, 黃昱, 紀皇, & 吳菁宜. (2008). 中風病患雙側動作訓練療效之文獻回顧.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4(1), 1-16.
  • 張雅棻, 魏慈慧, & 吳菁宜. (2006). 侷限誘發療法與雙側動作訓練對中風病患腦重組機制之綜論.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2(2), 74-81.
  • 張雅棻, 吳菁宜, 柯智裕, 吳佩璇, 鄭如芠, 陳玥岑, & 林克忠. (2008). 改良式制動療法與雙側動作訓練對中風後動作與日常生活功能成效之對照試驗.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26(1), 37-52.
本篇圖畫 by 小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