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復健 – 治療師是如何鼓勵患者做復健的?

鼓勵復健 – 職能治療師提供表現回饋鼓勵患者做復健!

復健是一條漫長的路,在治療室中身旁的親友常希望督促患者,希望換這能夠盡早進步,但有的時候反而造成反效果,那麼到底該說些甚麼才能激勵患者的復健動機,督促他們努力進步呢!?

治療師是如何鼓勵患者做復健的?

在復健的旅程中,治療師的鼓勵和指導對於病患的進步至關重要。正向的回饋能夠助力個案找到方向,持續前進;而如何溝通,則更形成了這個關鍵的橋樑。對家人來說,鼓勵的語言和方式也同樣重要。當愛意味著陪伴、支持和理解,非暴力溝通或許能提供我們一個更深入的方法,協助家庭成員透過正向和建設性的交流,拉近彼此的心。在下面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有效的溝通技巧,希望能為您的復健旅程帶來光明。

提供個案正向的回饋

治療師透過明確的回饋幫助病人注意自己的動作表現,促進技巧的改善。完成復健任務後,正向的反饋可增強病患自信,明確指出表現的進步,使病患更深刻感受復健的價值,就能提高持續復健的動機。

針對動作的過程給予建議

病人在練習的過程中不一定會去注意到自己的動作表現,如果我們幫忙明確指出,有助於幫助他們繼續維持或是加以改善。

  • 你的肩膀有出力。(給予肯定繼續保持)
  • 你的手肘可以在伸直一點。(點出可以改進的地方)

20171026205330 95

針對復健任務的結果給予建議

當病人完成任務時,可以明確地指出完成了甚麼部分,馬上給予肯定可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夠繼續保持下去,也可以再明確指出這個技巧對他的日常生活的益處,使他了解復健是有意義的,提高他持續復健的動機!

  • 很棒,你有拿到杯子(明確指出達成目標,給予肯定)
  • 太好了,你回到家也可以像這樣靠自己拿水來喝!(練好了,就可以自己喝水了!)

20171026205332 39

 

用非暴力溝通開啟對話

我們總希望鼓勵家人,特別是在復健上,讓他們重返健康的生活。然而,有時我們的好意卻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當我們說:“你為什麼總是不認真復健?”這樣的話語有可能造成家人的反感或害怕。

為何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有自我防衛的機制。當他們聽到“每次”、“總是”等字眼時,他們可能會感覺到被指責或被批評,因此產生逃避或抵抗的反應。此時,我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疏遠。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更有效的溝通技巧,特別是非暴力溝通。首先,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使用絕對化的語言,例如“每次”或“總是”。取而代之,我們可以使用具體的數值描述,例如“你這三天都沒有做運動”。這樣的說法更為客觀,且能幫助我們專注於討論問題本身。

接著,當我們表達情緒時,應該清楚並直接地告訴對方我們的感受,例如:“我覺得很著急”。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讓我們的情緒得到表達,還能讓家人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在乎。

最後,我們提出的請求應該是具體且明確的,例如:“我希望你能夠陪我一起走路30分鐘”。這種方式不僅減少了家人感到被指責的可能性,還能讓他們明白我們真正的期望。

總之,透過非暴力溝通,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人的感受,並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能增進我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還能幫助我們成為家人真正的支持者和伴侶。

總歸來說

復健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其中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想要為患者帶來正面激勵而不是不必要的壓力,我們的溝通方式至關重要。治療師透過提供正向的回饋,如明確的表現讚許和具體的動作建議,讓病患感受到進步的成就,並認識到復健的真正意義。

與此同時,家人在與復健中的親人溝通時,常出於關心但選錯了言語。例如,使用“你為什麼總是不認真復健?”這種可能引起對方防衛心態的話語,對建立良好的溝通並不有利。非暴力溝通的方法提供了一個更有效的溝通策略,強調客觀描述、真實的情緒表達,和明確的請求。如此,我們能確保自己的關心和支持被正確傳達,而不是成為患者的壓力源。

總的來說,正確的溝通不只是關於言語表達,更是理解和支持的橋樑。當我們能夠用恰當的方式表達關心和鼓勵,復健的道路將更為光明,患者也能更有信心地邁向康復之路。

本篇圖畫 by 小佩0